進入深邃而華麗的冒險世界~
很久很久以前
顯示卡這個東西
不過就是在螢幕上顯示出文字的東西
從 MGA 的單色
到 CGA 的基本 4 色
當年
才 16 色的 EGA 顯卡搭配螢幕
就已經讓人感動到立正站好眼眶泛著淚水
後來隨著技術演進
256 色的 VGA
到 1677 萬色的全彩顯示卡
讓整個電腦世界變得華麗無比
那個時候
所有的顯示卡仍舊侷限在 2D 功能
整個繪圖運算功能
基本上
也都還是靠著主機的 CPU 來進行
同時也因為插槽的格式限制
顯示卡的資料傳輸速度一直無法提昇
最早的 VGA 還是插在短小精幹的 ISA 介面上
後來 VESA Local Bus 的顯卡業界標準出來
現在都無法想像
一張顯示卡的長度可以長到那種程度
接著 PCI、AGP 等介面陸續出現
也同時隨著所謂圖形運算處理單元 GPU 的問世
關於圖形顯示的部份
就獨立到顯示卡上頭來進行更高效能的處理
小鵝一直覺得
後來的 3D 顯示卡
在 2D 畫面的顯示能力上
一直輸給當年高階的 2D 顯示卡
無論是線條的細緻度
以及各方面的飽和度
似乎都還是輸給純 2D 顯示卡那麼一些
後來
小鵝也沒有在接觸 3D 遊戲
純 3D 運算的繪圖程式也漸漸荒廢掉
所以整個 3D GPU 的歷史
小鵝就當作沒有發生過一樣... 哈... 哈哈... 哈哈哈...
目前顯示卡的插槽介面
是快到嚇死人的 PCI Express
這個介面在 16-lane (x16) 的規格下
理論傳輸值可以高達 8GB/s
目前業界最大兩個公司 ATI 跟 nVidia
嚴格來說已經進入一種軍備競賽的境界
雙 GPU 顯示卡
超大的散熱片加風扇
讓一張顯示卡佔上兩個插槽的厚度
看到 nVidia 的 GeForce 8800 Ultra
跟 ATI 的 Radeon HD 3800
這兩張旗艦顯示卡的數據
就會知道
為什麼電腦總是處在一種可以烤感恩節火雞的溫度
小鵝還是繼續回去 2D 就好了......
2007/12/11
顯示卡的美麗誘惑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送你一句話:與時並進!!
回覆刪除若說用在 notebook 上時,我想溫度會是最大的問題,高溫就要用風扇散熱,而電池電力就這樣子大量的流出去了,原本設計可以用四五個小時的設計,結果只是因為 GPU 的熱度,只可以用到一個多小時,而 GPU 的溫度比 CPU 還高,這樣子算是癈物吧, 3D ...在顯示方式沒有改變前,都是假的.最後還是要用 2D 的方式顯示出來!
回覆刪除